联系我们
大会电话:
15111908779
大会微信:
15111908779
大会邮箱:
318040636@qq.com
分析生化诊断网:
WWW.XBKX17.COM
传感工控仪器网:
WWW.CA8888.COM
More >
邮件订阅
创新制定“数据20条” 全市首发6G产业和量子产业专项政策
北京经开区瞄准未来产业打出政策“组合拳”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北京经开区,又称北京亦庄)于近日推出多项重磅产业政策,瞄准未来产业布局持续发力。记者16日从北京亦庄创新发布获悉,北京经开区“数据20条”政策《北京经开区加快推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全国首个地方6G产业专项资金支持政策《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推动6G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和北京市首个量子产业专项政策《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推动量子科技和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已正式发布,旨在落实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建设任务,紧扣“全域人工智能之城”战略目标,通过系统性、精准化的政策供给,持续筑牢北京亦庄数字经济发展底座,加速抢占未来产业新高地。
创新制定“数据20条”:打造“亦城数港”数据产业集聚新高地
北京经开区营商环境建设局副局长付哲介绍,“数据20条”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共建共创、以用为先、安全合规”的原则,围绕打造“亦城数港”数据产业集聚新高地、完善“政策创新”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和构建“开放共生”数据应用生态智源地三大核心目标,制定五大创新举措,旨在将经开区打造成为全国数据要素流通枢纽和数据产业创新发展标杆。
具体来说,一是实施数据制度先行计划,率先在自动驾驶、工业制造等领域开展数据合规获取、衍生数据认定、流通交易、收益分配等制度创新试点,鼓励推动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先试。同时做优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探索数据监管沙盒、公共数据授权运营,高水平建设北京公共数据训练基地。
二是实施数据科技筑基计划,在攻克数据关键技术、强化数据标注赋能和打造标准引领高地等三方面以“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其中面向攻关数据传输、安全等技术的企业,经开区最高奖励500万元;对获得国家重大专项的企业给予1:1配套,最高支持3000万元;对建设数据标注基地、共性数据标注服务平台的企业,每年最高支持1000万元;鼓励企业参与数据管理标准制定与认证(DCMM/DSMM),给予标准化资金1:1配套。
三是实施要素市场跃升计划。每年发放1亿元“数据券”,激发企业用数活力,支持与算力券、模型券联动。对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数据流通基础设施打造、数据资产价值能级跃升、数据跨境安全流通促进等场景成果给予10万-2000万元不等的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开展行业、城市、跨境等可信数据空间示范,对已建成并投入的数据流通基础设施,给予最高2000万元的资金支持。
四是实施产业集群培育计划。布局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支持国家信创园、机器人产业园、国际医药创新公园等建设特色数据产业发展矩阵,打造“亦城数港”产业品牌,还着重培育数据领航企业,构建“航母引领、旗舰攻坚、快艇竞速”的产业发展矩阵。同时提升园区孵化服务软实力,支持园区建设数据企业孵化器,强化数据领域相关政策服务;打造园区信息网络高速路,推进园区“万兆光网”试点和IPv6全覆盖;构建动态弹性算力新生态,构建异构融合、算网协同、绿色低碳的新型算力支撑体系。
五是实施产业生态繁荣计划。从场景、资金、人才三个方面厚植数据产业发展土壤。不断深化场景应用创新生态,按照投入的20%给予补贴,鼓励企业打造出具有示范效应的数据应用案例;探索多元资金筹资方式为数字经济注入活水,支持企业开展金融创新,让数据从“资源”变“资本”;构建人才梯度培养体系,鼓励企业设立首席数据官、数据合规官等职位,推进人工智能职业技能认定,支持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定向培养。
记者注意到,在20条具体措施中,涉及数据券、企业补贴、基础设施支持等多领域的“真金白银”补贴,如何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撬动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对此,付哲表示,资金补贴设计特别遵循了“精准滴灌、全链覆盖、杠杆撬动”三大原则,通过“规模适配+结构优化”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从而实现资金效能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此外,该政策还通过“安全筑基—创新赋能—规则护航”的三重机制统筹数据要素的安全与发展,让数据在“可控范围”内充分流动,最终实现“安全与发展”动态平衡,为全国构建数据要素安全流通体系提供了关键启示。
全国首个地方6G产业专项资金支持政策: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6G创新发展先导区
北京经开区信息技术产业局副局长毕诗豪介绍,作为全国首个地方6G产业专项资金支持政策,《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推动6G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6G技术标准研究、核心产品研发、中试服务能力、场景应用赋能、融合创新生态等五方面,通过10项举措发力产业发展关键环节,提供全方位、全要素的支持与保障,预计到2030年,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6G创新发展先导区,突破50项以上6G核心技术及标准方案,研发形成20项以上6G原型样机和核心产品,培育10家以上龙头企业,200家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打造10个以上6G标杆应用场景,力争形成500亿级泛6G产业市场规模。
其中,“技术领航攻坚行动”鼓励关键技术研发,培育6G核心技术竞争力。重点突破超大规模MIMO、智能超表面等关键技术,探索新型网络架构、内生安全架构等系统设计。对承担国家、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企业,给予1:1配套、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标准引领跃升计划”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等国内外标准组织研究工作,抢占全球标准话语权高地。对在3GPP中6G标准提案率占全球5%以上的参与单位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同时鼓励企业加强专利交叉许可,形成“6G专利池”,打造专利共享库。
“芯器突破专项行动”支持开展5G-A/6G射频和基带芯片、光通信核心器件、星载基站芯片等核心芯片器件的研发,探索基于RISC-V的芯片技术路线,力争在新中频、毫米波、太赫兹等频段射频收发器和射频前端等关键器件形成突破。“产品设备登峰计划”支持开展新一代通信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引导智能软硬件、内容产业等上下游同步发展。创新实施“首订单”奖励机制,给予最高500万元资金支持。
“共性平台筑基计划”支持建设6G试验验证及中试平台,构建全体系产业服务能力,对服务效能高、产业支撑强的平台,给予每年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协同验证聚能行动”通过发放“测试券”,支持开展外场试验、组网验证、安全靶场测试等测试验证,按照实际测试费用的一定比例,给予最高500万元资金支持;探索建立6G基础资源共享平台,鼓励仪器仪表、应用场景库、6G通信数据集等资源的开放共享。
“融创赋能燎原行动”推动6G与自动驾驶、具身智能、AR/VR智能穿戴、空天产业等领域深度融合,加速打造标杆示范场景,给予最高500万元资金支持。“应用创新织网计划”鼓励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围绕6G网络万物智联、数字孪生等方向,持续挖掘高价值6G创新应用,探索新模式、新业态。
“全球生态共创行动”打造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支持举办6G论坛、赛会等活动,按照活动成本的50%,给予最高100万元资金支持。“英才汇智强基行动”引培顶尖人才梯队,设立6G专项基金,建设6G孵化器,构建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完善人才创新创业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北京亦庄已经启动了“6G SPACES”新质生态社区,以国家信创园为核心承载空间,依托经开区自动驾驶、商业航天等丰富的制造业场景,通过物理空间高效集聚、耐心资本长效支持、国际品牌赛会链接,以亦庄新城全域为试验田,加快培育和集聚具有高成长潜力的领军企业,构建覆盖研发、生产、测试、应用的全链条产业生态圈,加速创新资源高效配置。
“近期,经开区将发布5G-A应用案例征集,遴选十大标杆案例,启动首批政策兑现,加速推进‘6G SPACES’新质生态社区建设。”毕诗豪说。
全市首发量子产业专项政策: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量子星座”产业集群
北京经开区信息技术产业局副局长贺大庆介绍,北京经开区在量子科技领域已形成特色优势,通过深化与顶尖高校及科研机构产学研协同创新,聚集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以及10余家上下游核心企业,同时依托上游制造业支撑能力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为量子前沿成果提供测试验证、技术迭代的试验田。此次出台的政策围绕量子科技产业发展,明确了到2027年的发展目标,聚焦上下游企业高浓度集聚、顶尖人才虹吸式汇聚、前沿应用深度拉通、创新产品集群式输出、产业生态高质量共建五大关键维度,提出十项重点支持方向。
具体包括,支持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分梯度给予企业研发支持,面向创新性初创型企业,设立颠覆性技术研发资金池,给予最高200万元一次性支持;面向发展投入期企业,按照企业上一年度研发投入总额的20%,给予最高500万元支持;对承担国家、北京市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企业项目,经评审认定,给予最高3000万元的1:1资金配套支持;优化产业支撑体系,支持产业上游企业针对量子科技领域涉及的特性化需求,开展重点攻关和专用设备、零部件产线落地;支持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对取得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认定的量子科技领域相关产品,给予每项产品或服务50万元一次性支持;支持场景开放应用示范,对标志性应用示范项目,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支持异构融合计算加速,鼓励产业上下游企业联合打造异构量子计算云平台和量子-经典融合计算中心,根据服务能力和应用效果给予连续三年每年最高3000万元支持。
同时,该政策支持量子科技企业集聚发展,高规格打造“量子星座”新质产业生态社区,加快布局前沿科研基础设施及技术转化、试验验证、测试评估等产业生态服务平台,对实体化运行平台经评审给予连续三年每年最高500万元支持;设立量子产业创业孵化器,根据相关标准提供空间载体支持。
此外,聚焦产业实际需求,该政策还提出面向量子科技等重点领域推动设立“未来产业先导基金”,探索投资容错机制,构建多元化的资金保障体系;强化人才引育阶梯保障,为企业多渠道引进量子科技领域高层次人才提供资源要素体系支撑和高品质生活服务保障;深化开放协同合作机制,支持参与或举办量子科技领域国内外产业生态活动;建立梯度培育精准服务体系,实施“量子企业成长计划”,建立“一企一档”,针对不同阶段企业提供定制化支持方案。
贺大庆表示,经开区将深入贯彻落实量子科技和产业发展有关任务要求,以专项政策为保障,以“量子星座”为载体,加快提升量子科技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能力,完善产业生态支撑体系,推动量子科技产业集聚发展。